您的位置:首页 >文案大全 >

精选127句与戏曲有关的词语4字词语有哪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二字)

导读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与戏曲有关的词语造句 (1)、长生殿内——悱恻缠绵。血溅桃扇,柔肠寸断。 (2)、  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在唱腔上就是...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与戏曲有关的词语造句

(1)、长生殿内——悱恻缠绵。血溅桃扇,柔肠寸断。

(2)、  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在唱腔上就是离开了原有的规定乐谱,唱错了或胡乱编调。

(3)、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也就是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

(4)、行者悟空——从天而降。火眼金睛,东张西望。

(5)、优孟是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载:优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一名职业演员,与当时的楚相孙叔敖相识。孙叔敖生前为官廉洁,没有积攒下什么财产。他去世前叮嘱儿子,如果有一天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想办法。果然,孙叔敖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贫困,他的儿子靠打柴为生。

(6)、[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也指一组可供同时演出的舞台和一种流传的剧种形式。

(7)、观戏( guān xì ) 观看杂技、戏曲等的表演。

(8)、    亮相: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9)、堂鼓: 堂鼓亦名同鼓。打击乐器。京剧用于战争、升帐、升堂、刑场、起更等场面,及唢呐吹打等。除了表现战争,都由鼓佬兼管。

(10)、   来源于戏曲:京剧艺术作为一个直接面对观众的艺术种类,它必然遵循中国传统的美学习惯,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人物一出现,就得判明其忠善或奸佞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的化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而是有它一定的规则的,尤其是净角和丑角,必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勾画脸上的图案,这种格式叫做“脸谱”。

(11)、意思:戏曲演员在上场、下场或表演中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姿势,以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

(12)、     (听戏)姬荣生师徒丑角艺术展演——姬荣生弟子 白金旺《拾玉镯》

(13)、后来呀人们才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它的含义是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这样的话被称为"点睛之笔"。有了故事的解释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了呢?虽然这个故事和戏曲中表达的内容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需要各位戏迷朋友自己去发现啦?

(14)、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戏谚。指演员要多学、多练、多看、多演,懂得多了,才能举一反融会贯通,艺术创造就能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然王国。无论演什么繁重的、难度大的戏都不会怯场,从而达到“艺高人胆大”的境界。

(15)、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由波斯传入,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

(16)、在演出中,安排戏码,分配演员等,统由管理人员掌握大权,故俗称“大拿”。

(17)、·镜头下的北京有多美?@所有人快来分享给你的美图!

(18)、水泊梁山——固若金汤。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19)、除要求姿势稳健外,还要求做到静中有动,气韵连贯,画面美观。

(20)、  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2、与戏曲有关的词语4字词语有哪些

(1)、  板眼:比喻条理和层次;比喻办法、主意等。

(2)、[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3)、成语解释: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4)、[跑龙套]在戏曲表演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现在也指电影中不起眼的小角色。

(5)、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6)、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7)、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8)、垛头:亦称“夺头”。戏曲锣经。属于开唱锣鼓。或单独使用,或用在“慢长锤”后,京剧慢板、原板等板腔的胡琴过门也常在垛头中开始。

(9)、  在戏曲中,大拿是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在演出中,安排戏码,分配演员等,统由管理人员掌握大权,故俗称“大拿”。

(10)、挑大梁是戏曲术语。主要流行于江南京剧界。旧时把戏班中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角色喻为房屋结构的“四梁四柱”,有才能、有号召力的主角喻为“大梁”。挑大梁,即承担戏班中的主角。

(11)、  在戏曲中,打下手是个称谓。指鼓师以外的,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者。由于各打击乐器均由板鼓指挥领奏,故称司鼓者为上手,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者为下手。

(12)、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13)、回复接收“外汉老师必知:中国人和外国人最知根知底的区别”

(14)、  救场如救火:京剧演出是舞台艺术,如果某位演员因故不能按时到场或继续演出,本来没有演出任务的演员就必须及时救场,顶替演出,像消除火患一样消除演出危机。

(15)、引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缀玉轩杂缀》:“梅兰芳在北京,不是长日在家闲居,逍遥自在的,一年之中,便有好多回搭了班子上台唱戏的。”

(16)、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17)、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18)、    救场如救火:京剧演出是舞台艺术,如果某位演员因故不能按时到场或继续演出,本来没有演出任务的演员就必须及时救场,顶替演出,像消除火患一样消除演出危机。

(19)、快板: 有板无眼类一拍子。比流水速度更快,情绪更为急促。皮黄系统中二黄系统无此板式。

(20)、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3、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二字

(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2)、    不搭调:比喻说的不是一回事,两个事物配合不到一起。

(3)、小锣:打击乐器,铜质圆形,锣又称手锣、京小锣等。圆形,铜制,锣面较小,直径约六寸半,中部稍突起。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如丑角)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因锣面较小而得名。

(4)、    圆场:为打开僵局而从中解说或提出折衷办法。

(5)、      (听戏)《百家戏苑》十五周年乌金山纪念演出——武忠《齐王拉马》

(6)、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常被误用。“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倒数第一个节目称“压台”。

(7)、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8)、成语出处:唐 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9)、大拿,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

(10)、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11)、    从戏曲中来:由于需要上台的演员未到或扮戏未完成,所以台上的演出只能放慢速度。演员往往要即兴增添台词或故意放慢表演的速度,以达到延长时间的目的,所以这位演员就是“下不来台”了。京剧术语称之为“马后”。

(12)、余音绕梁(拼音:yúyīnràoliáng)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

(13)、    在戏曲中,不搭调是唱法术语。演唱(奏)和既定的调门不合,或高或低谓不搭调。

(14)、   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15)、意思: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压台戏。

(16)、    其实呀画龙点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画龙点睛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好的理解戏曲。     

(17)、诺言和深情,没有出路的潮水,一次次淹没了我

(18)、梨园弟子:líyuándìzǐ      (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19)、大拿,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

(20)、活灵活现(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4、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说句子

(1)、优孟衣冠:yōumèngyīguān (解释):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2)、    对台戏:比喻双方竞争同类工作或事情。

(3)、回复接收“对外汉语考研考证教学最应看的书”

(4)、   在戏曲中,打下手是个称谓。指鼓师以外的,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者。由于各打击乐器均由板鼓指挥领奏,故称司鼓者为上手,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者为下手。

(5)、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6)、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7)、上台 (shàngtái)指角色登台演出。

(8)、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9)、[压轴]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10)、回复6:接收“对外汉语老师及相关岗位薪酬大曝光”

(11)、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12)、成语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13)、跑龙套、唱白脸、刀马旦、花架子、大青衣、对台戏等。

(14)、    海报是戏曲班社术语。指旧时街头张贴的剧目广告,形式各有不同,大都用色笔或墨笔把演员和剧目名写在彩色或素色纸上。后话剧、电影、音乐、舞蹈各界亦沿用此名。近年来,群众性集会的通知也有称为“海报”。

(15)、◀“郑”好“豫”见你!郑州启动百万“河南人游郑州”活动

(16)、    挑大梁: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17)、[花架子]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的一个行当,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

(18)、·九月份都有哪些精彩演出?收藏好这份清单就对啦!

(19)、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20)、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5、与戏曲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软靠:京剧服装之属靠,用于非战斗场合的武将。

(3)、  在戏曲中,跑龙套指扮演剧中的龙套角色。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4)、大锣: 打击乐器,铜制。锣音高亢,京剧所用形体较小。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配合突变的情感等。

(5)、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短暂的演出,离不开多年的基本功训练和刻苦学习,这句话既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应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

(6)、   在戏曲中,对台戏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

(7)、散板、散板类节拍自由。又称慢拉慢唱。是一种区别于摇板的,节奏完全自由的板式,长于表现激动的戏曲情绪。

(8)、  脸谱:现在常用“脸谱化”来表示某事物有其鲜明的特点。

(9)、[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衣服、靴子等。

(10)、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11)、在戏曲中,大拿是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在演出中,安排戏码,分配演员等,统由管理人员掌握大权,故俗称“大拿”。

(12)、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13)、    脸谱:现在常用“脸谱化”来表示某事物有其鲜明的特点。

(14)、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在唱腔上就是离开了原有的规定乐谱,唱错了或胡乱编调。

(15)、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

(16)、[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17)、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18)、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和净角中的三块瓦之间的区别不明显。

(19)、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

(20)、成语拼音:fěn mò dēng chǎng

(1)、“余音绕梁”原义是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余音:在音乐演奏之后耳边好像还有声音;梁:屋梁),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2)、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

(3)、  在戏曲中,过去把学戏的地方叫做“科班”,按《词书》的解释,“科”字的定义就是“类别”,也就是“名目”,“班”字就是“行列”,也就是“集团”,把“科”与“班”连起来,就是“某一种名目的集团组织”。科班是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戏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培养演员在数量上最多的一种,它是以一种集团方式授艺的教学场所,成功系数较高,也就是好演员出得最多。

(4)、引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缀玉轩杂缀》:“梅兰芳在北京,不是长日在家闲居,逍遥自在的,一年之中,便有好多回搭了班子上台唱戏的。”

(5)、    科班: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6)、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7)、  来源于戏曲:京剧艺术作为一个直接面对观众的艺术种类,它必然遵循中国传统的美学习惯,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人物一出现,就得判明其忠善或奸佞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的化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而是有它一定的规则的,尤其是净角和丑角,必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勾画脸上的图案,这种格式叫做“脸谱”。

(8)、小三弦:拨弦乐器,三弦之一种。京剧界习称南弦子。在曲调中起节拍作用。是京剧伴奏主要辅助乐器之一。

(9)、生旦净丑——争奇斗艳。各擅胜场,众口交赞。

(10)、成语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11)、成语拼音:shēng dàn jìng chǒu

(12)、     (听戏)戏韵莲心栗桂莲个人演唱会——栗桂莲《大脚皇后》

(13)、(比如李军老师的翻车版《珠帘寨》十一太保擒虎豹)

(14)、票友(piàoyǒu)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相传清初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另取酬,后因有此称。

(15)、科班是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戏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培养演员在数量上最多的一种,它是以一种集团方式授艺的教学场所,成功系数较高,也就是好演员出得最多。

(16)、戏曲中把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以便引入到下面的唱腔上去。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

(17)、中国传统戏剧服装俗称“行头”。从属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戏剧服装,属于“写意艺术体系”,是一种由生活化服装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装,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装又并非历史生活服装,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服装。

(18)、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19)、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20)、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1)、曲调( qǔ diào ) 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2)、    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在唱腔上就是离开了原有的规定乐谱,唱错了或胡乱编调。

(3)、传统戏剧服装凭借和依赖物态化了的服装美学意蕴,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之美和符号之美的意蕴。

(4)、对台戏,亦称对戏。是一组可供同时演出的舞台和一种流传的剧种形式。两个戏台左右紧挨,外形各异讲究,两台的演员左右呼应起全场轰动和互动效应。

(5)、逼上梁山——地煞天罡。铤而走险,雄踞一方。

(6)、     (听戏)“为爱坚守”李春芳戏曲传播40年庆贺——孙红丽《日月图》

(7)、流水板:有板无眼类一拍子,乐句结构更为短小精练,旋律起伏虽大,但字密腔简节奏上显得更为紧凑急促。常用叙事,并表现紧迫的戏剧情绪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