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案大全 >

精选80句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

导读康德哲学三大批判 1、康德以三大批判奠定了自身在哲学界中的地位 (1)、以往的知识论都是按照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真理定义,“知识就是观念和对象的符合”。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真理?就是观...

康德哲学三大批判

1、康德以三大批判奠定了自身在哲学界中的地位

(1)、以往的知识论都是按照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真理定义,“知识就是观念和对象的符合”。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真理?就是观念和对象相符合。但康德认为,这样的定义在休谟的攻击面前已经站不住脚了。你怎么知道你的观念是符合对象的?你凭什么断言你的观念是真理?观念是观念,对象是对象,你看到的还是你的观念,对象在你的观念里就是一种观念,已经不是对象了,你怎么知道你的观念和对象是相符合的?所以,对象在休谟看来只能是存疑。你的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是不可知的,你不可能跳出你的观念,那么你的观念还是你的观念。所以,传统的关于知识和真理的定义在休谟面前失效了。

(2)、第二章论先验的理想(prototypontransscendentale[先验的原型])

(3)、为何是客观规律呢?一切事情都可以断言它肯定是有原因的,哪怕它尚未发生,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智慧,一个傻瓜也知道一件事情有原因,这是人的基本认识结构。科学知识的信念就建立在这个上面。你要是把人所皆知的这样一种规律也否定了,那科学知识确实就没有什么根基了,就垮台了。

(4)、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康德通过其严谨晦涩的定义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切割,通过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打下了基础,从而终止了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争执,然后再通过分割现象界和物自体,论证了理性的有限性。人只能研究能够体验到的现象界的知识,信仰和道德则通过其实践价值而得到推崇。

(5)、这是休谟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批判。他对一切因果性都抱有一种怀疑态度。当然,他不否认有客观规律,他只是说我们不知道,没有看到。休谟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他把自己称作是“实在论者”:我是实在论者,有一说有二说二。我看到什么我就说什么,没有看到的我就不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据我所知,我们所说的因果性,是根源于我们心理上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性的联想,长期这样,我们习惯了。它对于我们把握事物非常方便,它使我们的知识显得好像井井有条,如此而已。

(6)、休谟一个著名的论证就是关于因果性的论证。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太阳晒热了石头,太阳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一点都不怀疑,我们认为我们把握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因果律———因果关系。但是休谟经过严格的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要实事求是地看,也就是把经验派的原则贯彻到底,我们就只能看到太阳晒是一个事实,石头热是另外一个事实,虽然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但是你怎么知道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呢?我们看到的石头、太阳都是事实,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原因和结果这样的概念,原因和结果、因果性这都是抽象概念,那你凭什么说客观世界有一个原因和结果?这是休谟的分析。

(7)、因先验唯心主义的思维框架和深受英国经验派、大陆理性派的影响,该书充满内在的矛盾,为后世从不同方向理解和发挥留下了巨大的余地。

(8)、康德把这个问题给彻底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呢?康德将这一思维方式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在哥白尼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在围绕着其他星球转。

(9)、人类理性在其知识的某一门类中有如下特殊的命运:它为种种问题所烦扰,却无法摆脱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它提出的,但它也无法回答它们,因为它们超越了人类理性的一切能力。人类理性陷入这种窘境,却并非它自己之过。它是从其运用在经验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同时又通过经验得到证明的那些原理开始的。凭借这些原理,它(正如它的本性导致的那样)越升越高,达到更遥远的条件。但由于它发现,以这种方式它的工作必然因这些问题永远无休无止而在任何时候都还是未完成的,所以它看到自己不得不求助于一些原理,这些原理超越一切可能的经验应用,尽管如此却显得如此无可怀疑,以至于就连普通的人类理性也对此表示赞同。但这样一来,它就跌入了黑暗与矛盾,它虽然从这黑暗和矛盾得知,必定在某个地方有某些隐秘的错误作为基础,但它却不能揭示这些错误,因为它所使用的原理既然超越了一切经验的界限,就不再承认经验的试金石。这些无休无止的争吵的战场,就叫做形而上学。

(10)、休谟的说法有他的道理,太阳晒不一定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也有很多原因,尽管太阳在晒,但很可能石头热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有人用火把它烧热了,或者说用开水把它烫热了,等等。但是像烧热石头和开水烫热石头这种事不常见,最常见就是太阳晒热石头,所以我们看到石头热又看到太阳出来,就习惯地联想到是太阳晒热了石头。但经过休谟的解释,这样一种因果性的客观必然性就不存在了。严格说来,我们只能说在前我们看到太阳晒,在后看到石头热,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说是太阳晒热了石头,或者说石头热是因为太阳晒。因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种情况多得很,凭什么说在前的就是在后的原因?在此之前不等于是因为此,只是在时间上在此之前而已,它不一定是发生在后面的事情的原因。

(11)、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康德就区分了四个层次:一个是在数学方面,数学知识何以可能;二是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三是以往失败的形而上学知识、哲学知识何以可能,何以不可能,或者是何以失败;四是未来的形而上学知识何以可能;未来如果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知识何以可能。由此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划分了这样一个结构。我们把它罗列一下:

(12)、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13)、康德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里程碑式人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康德以后,哲学爱好者基本上很难通过自学获得清晰的洞见了。其后的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著作皆晦涩艰深,读起来困难。尝试过几次读康德,读完都缺乏一个整体的结构。

(14)、 康德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使哲学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维度,他要求我们在以理性进行哲学思考乃至建立哲学体系之前,先将理性本身考察清楚,以免陷入独断论的困境。康德在对理性的批判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排除一切经验的东西,寻找某种先验的因素。他通过批判为理性的诸功能“划界”,他以限制科学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以此来解决人类理性如何在严格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其自由的问题。

(15)、这个挑战需要有人回应,但是当时的大陆理性派是没有办法的。法国的唯物论、经验派和启蒙思想家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大家都不谈他,把他撇在一边,都认为自己和休谟不一样。

(16)、既然对作为审美判断力的鉴赏能力的研究在这里不是为了陶冶和培养鉴赏(因为这种陶冶和培养即使没有迄今和以后的所有这样的研究也将进行下去),而纯然是在先验的意图中进行的,所以,我自以为这一研究就缺乏那种目的而言也将受到宽容的评判。但就先验的意图来说,它必须做好准备经受最严厉的检验。然而我希望,即便在这里,解决一个如此纠缠着自然的问题的巨大困难也可以用来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某些不能完全避免的模糊性作出辩解,只要足够清楚地说明,原则已被正确地指出;假如由此推导出判断力这种现象的方式不具有人们在别的地方,亦即对于根据概念的认识所能够正当地要求的所有那些明晰性,则我相信在这部著作的第二部分中也达到了这种明晰性。

(17)、所以当时唯理论派和经验派彼此看不上,互相攻击,西方哲学也因而割裂,而康德对这两派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先验唯心主义,并从此成为其后西方哲学的主流体系。其后无论是“现象学”派的胡塞尔及其传承者存在主义的海德格尔,还是语言学方面的维特根斯坦,及至集大成的罗素。不管他们主观承认或不承认,都没能逃脱康德的这套先验唯心主义的体系。

(18)、第四章论纯粹理性的绝对必须能够被解决的先验课题

(19)、《判断力批判》对审美现象的分析,纠正了唯理主义美学和经验主义美学的片面性,突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将美与认识和道德现象鲜明地区别开来。《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并对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美学思潮产主了多方面的影响。

(20)、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

(1)、此次结合德国哲学研究专家邓晓芒翻译的康德三大批判、西方哲学史、哲学演讲录以及牟宗三一些有关康德哲学的论述,结合“知乎”上的大量信息,花时间对康德的三大批判整体回溯了一遍,并整理成文字。全文大约四万余字,为求自洽难免有失偏颇,恳求批评指正。

(2)、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3)、这朵花是红的,红不一定包含在花里面,花可能是黄的、白的。康德所举的例子是“物体是有重量的”。他认为“物体是有广延的”是分析判断,但是“物体是有重量的”是一个综合判断,因为形成一个“物体”的概念不一定需要“重量”的概念。在当时牛顿物理学的背景下,人们认为重量是引力的产物,所以一个物体脱离了地球引力可能失重,就可能没有重量,但是它有广延。宇宙飞船到太空就会出现一种失重的状态。“物体”概念不需要“重量”的概念也能形成。

(4)、“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

(5)、休谟的批判可谓石破天惊!因果性都被摧毁了,那科学还有什么可相信的?都成了一大堆心理印象的偶然堆积了,看上去井然有序,但这个井然有序实际上是人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等同于一种错觉。人为了便于把握就造了这样一种体系,但是这个科学知识的大厦没有可靠性的根据,这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你还没有办法驳倒他,休谟很实事求是,那些天赋观念他都可以否认,你说你有天赋观念,休谟可以说你没有,你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你讲你的,他讲他的,谁也对他无可奈何。

(6)、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把理性做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分,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纯粹的理论理性的批判,那么什么是纯粹的理论理性,就是理论理性摆脱了经验,这种摆脱意味着理论理性对知识毫无用途。

(7)、通过《实践理性批判》理解自由意志的价值,重塑人生观、价值观

(8)、康德强调指出: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自己哲学观点的正确性,证明人绝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

(9)、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0)、最初,形而上学的统治在独断论者的管辖下是专制的。然而,由于立法还带有古代野蛮的痕迹,所以它就由于内战而逐渐地蜕化成完全的无政府状态,而怀疑论者,即一种游牧民,憎恶地面的一切常设建筑,便时时来拆毁市民的联合。但幸好他们人数不多,所以他们不能阻止独断论者一再试图又重新建立这种联合,尽管这种重建并不是按照在他们中间意见一致的计划。在近代,虽然一度看起来好像通过(由著名的洛克提出的)人类知性的某种自然学已经结束了这一切争论,并完全确定了那些要求的合法性;但人们发现的却是,尽管那位所谓的女王的出生乃来自平常经验的贱民,因而她的非分要求必然理应受到怀疑,但由于这个血统事实上是虚假地为她捏造的,所以她还一再坚持她的要求,由此一切都又堕入陈旧的、腐朽的独断论,并由此堕入人们曾想使这门科学摆脱的那种蔑视。如今,在一切道路(正如人们所相信的那样)都徒劳地尝试过之后,厌倦和完全的冷淡这个混乱和黑夜之母在诸科学中占了统治地位,但同时,在诸科学由于错用勤奋而变得模糊、混乱和不适用的时候,毕竟还有其临近改造和澄清的源泉,至少是有其序幕。

(11)、人的认识对象不是物自体,那是什么对象呢?康德认为它是人所建立起来的,是由人的对象意识、对象观念综合各种感性材料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对象。那么,对这个对象,人的观念是否可靠?那要看我提出的判断是否符合这个对象世界——现象界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可以看作是认识的对象,我们的观念如果符合认识对象,它就具有客观实在性。因为:第它有经验内容,把直觉、印象、感觉都纳入进来,把它组织成一个对象;第这种经验知识不是你想改变就可以改变得了的。经验的内容当然是主观的,你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声音,这个是主观的,但是一旦被组织成一种知识,比如,玫瑰花是红的,玫瑰花是有香味的,等等,就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因为这已经纳入你的先天知识结构,纳入了你的认识之网。认识之网不是随意可以取消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康德就给客观性下了一个定义:客观性就是普遍必然性,你不能随意地、偶然地、自发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可以普遍、必然地把认识之网运用到任何经验材料之上。比如,你看到玫瑰花,你看到太阳,你看到石头,你看到山川、瀑布、河流,你都可以把这面认识之网无一例外地运用到这些东西上,这是它的普遍性;而你必然要运用到它们上面,这是它的必然性。我们打个比方,这个认识之网上有一个纽结,这个结叫做因果性。

(12)、现在,我已经走上这条惟一留下的道路,我自诩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找到了消除迄今使理性在脱离经验的应用中与自身分裂的一切谬误的办法。我绝没有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而回避理性的种种问题;相反,我根据原则将它们一一列举,并且在我揭示出理性对它自身的误解之点之后,对它们作出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虽然对那些问题的回答根本不像独断地狂热的求知欲所可能期望的那样;因为除了我不擅长的魔术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使它满意。然而,这也不曾是我们理性的自然规定的意图,哲学的义务曾经是消除源自误解的幻觉,哪怕此际还有诸多备受赞扬和喜爱的妄想破灭。在这项研究中,我使详尽性成为我的重大关注对象,我斗胆说,没有任何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在这里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没有至少为其解决提供了钥匙。事实上,就连纯粹理性也是一个如此完善的统一体,以至于只要它的原则对于通过它的本性给它提出的所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是不充分的,人们就至少会把它抛弃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也就不能以完全的可靠性来胜任其余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了。

(13)、导向关于一个对象的概念的那种合规则性,虽然是在一个惟一的表象中把握对象并在对象的形式中规定杂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conditiosinequanon)。这种规定是一个就知识而言的目的;而且与知识相关,这种规定也是任何时候都与愉悦(它与任何一种哪怕是仅仅或然的意图相伴随)结合在一起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愉悦就仅仅是对适合于一个任务的那种解决的赞成,而不是各种心灵能力以我们称为美的那种东西所作的一种自由的、不确定地合目的的娱乐,而且在后者中,是知性为想象力效力,而不是想象力为知性效力。

(14)、知识的来源通常认为是物质对象,但是他们不承认:我们怎么知道是物质对象,物质对象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我们接受下来的“材料”。特别是休谟,他是一种怀疑论的经验论。当时的哲学界没有人能驳倒休谟,因为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是批不倒的,这就是当时休谟所提出的对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巨大挑战。而当时对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恰恰是休谟,康德说休谟打断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也就是说,打断了他的教条主义的迷梦。

(15)、康德认为,一切综合判断的特点是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一切分析判断的特点就是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一切物体是有广延的”,这话说了等于没有说,没有广延怎么形成“物体”的概念呢?只要谈到物体我就知道是有广延的。“一切物体是有广延的”对已经知道“物体”概念的人来说等于废话,但是对于不知道或不清楚这个概念的人来说,它可以澄清这个概念,使已有的知识变得更清晰。这就是分析命题,它只能澄清知识而不能增加知识。但是分析命题有个长处,分析命题具有必然性,而综合命题只具有偶然性。后天的经验综合命题具有偶然性。物体具有广延是必然的,而物体具有重量是在地球上具有重量,在太空中就没有重量,所以你也可以说它没有重量,这与说它有重量并不矛盾,所以有重量是偶然的。玫瑰花是红的是偶然的,因为它也可能是白的,凡是经验的或是后天的综合判断都没有普遍必然性,是偶然的。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它能够增加新的知识,这又是它的优点。一切分析判断都是先天的,先天的分析判断和后天的综合判断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一个不能增加新的知识但是有普遍必然性,一个能增加新的知识但是又没有普遍必然性。对此英国经验派和大陆唯理论派双方各执一端。理论派执著于分析判断,因为分析判断有普遍必然性,逻辑是可靠的,可以相信的,至于经验的东西是偶然的、易变的,不可相信的。经验派执著于另外一端,说分析判断不能获得新的知识,在概念的圈子里转来转去能叫知识吗?只有经验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你要获得知识还得去感受,去考察,去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6)、康德的哲学思想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德国的特殊表现,高度的思辨性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特征。思辨性易于同现实保持距离,所以当这种思想涉及市民资产阶级的现实政治要求时,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却是深入思考问题的重要条件。

(17)、直到1781年,康德才发表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发表以后震惊世界!开始人们读不懂,好几年都读不懂,一直没有评论。他最好的朋友是最好的哲学家,想给他写评论写不出来,因为读不懂。康德写得太不可思议,想得太深入。他想了十年,要把他搞懂最起码也得几年,所以最开始没有评论。康德很失望,他没有估计到人们的水平这么低。虽然过了两三年开始零零星星有几篇文章,但都是对他的误解。因为有人把他的哲学看作是贝克莱的那套,是贝克莱的一种变形,把他称作“贝克莱主义者”。被误解为贝克莱主义者——主观唯心主义者,康德很生气。主观唯心主义者有什么必然性?有什么可靠性?他说:“我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我是一个先验唯心主义者。”

(18)、这个挑战需要有人回应,但是当时的大陆理性派是没有办法的。法国的唯物论、经验派和启蒙思想家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大家都不谈他,把他撇在一边,都认为自己和休谟不一样。

(19)、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按照康德的说法,这是由他的宗教学加以解决的,但实际上实践理性批判后面一部分已经为宗教奠定了基础。从“应该做什么”已经过渡到“可以希望什么”这方面去了。这三个方面最后归结为一个问题,也就是康德的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因为这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个体方面的能力,都是围绕人解决人的问题。

(20)、康德对于休谟的回应,是由《纯粹理性批判》提出来的。知识的结构应是什么样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不以人的心理为转移的。在休谟那里,人的知识是以人的心理习惯为转移的,即所谓的习惯性联想。知觉和印象都属于人的心理,是人内心的东西,人内心的东西可归结到人的心理,甚至归结到人的大脑,归结到人的生理。很多哲学家都有这样的看法。人为什么相信1+1=同一律、矛盾律和逻辑、A=A?是因为人生就了这样的大脑结构。由人的大脑结构来解释人的知识,这个知识还有什么可靠性?如果上帝造人时造了另外一套大脑结构,就可以说2+2=3或2+2=也可以说A=非A,都有可能。这样一来,科学知识就没有任何必然性的根基了。所以康德认为不是这样的,他认为主观唯心主义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是一种先验的观念论,这种先验的观念论还是要到人的主体里面去寻找,但是不局限于人,一旦找出来就是一种普遍性的知识结构。

3、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

(1)、这个问题该怎么办?这是当时休谟向欧洲整个哲学界提出的一个挑战,特别是向西方科学知识提出的一个挑战。但是,休谟的这个挑战是不彻底的,人家拿他无可奈何,理论上是驳不倒的,于是就问他:“你能不能拿你这套理论生活?比如说,你饿了,你为什么要吃面包而不吃石头呢?既然吃石头和吃面包都无所谓,都是一种习惯性的联想,那能否把习惯改一改呢?”休谟说,我讲的是理论,至于在生活中,我和所有人一样,我也信上帝,我做事我也负责,在法律上我也承认我休谟就是休谟,昨天的休谟和今天的休谟是同一个休谟,我在日常生活中和任何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作为哲学家,我要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我发现找不到根据,我就说出来了,这有什么不可以呢?休谟的反驳也很巧妙,他把理论和实践截然分开了。你在理论上不能驳倒我,所以我这个理论也可以作为一说嘛。

(2)、(讲座时间)2022年11月22日(周二)19:00-21:00

(3)、人们可以把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称为纯粹理性,而把一般而言对纯粹理性的可能性和界限的研究称为纯粹理性批判;尽管人们只是把这种能力理解为在其理论应用中的理性,如同在第一部著作中也曾以那种称谓出现一样,当时还没有想把理性的能力作为实践理性来按照其特殊的原则而予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批判就仅仅关涉我们先天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因而仅仅讨论认识能力,而把愉快和不快的情感与欲求能力排除在外;在诸认识能力中则根据其先天原则来讨论知性,而把判断力和理性(作为同样属于理论认识的能力)排除在外,因为在这一进程中情况是,除了知性,没有别的认识能力能够提供先天的建构性认识原则。因此,其他认识能力中的每一种都会伪称出自自己的根源而对知识的现金资产拥有份额,按照这种份额对它们全都进行审理的批判,所留下的东西无非就是知性先天地当做法则,为作为显象之总和的自然所指定的东西(显象的形式同样是被先天地给予的);但是,批判指点其他所有纯粹概念都居于理念之下,理念对于我们的理论认识能力来说是越界的,但在这方面却绝不是无用的或者可以缺少的,而是用做范导性的原则:一方面抑制知性的令人忧虑的僭妄,就好像它(由于它能够先天地指出它所能认识的所有事物的可能性的条件)由此也就一般而言把一切事物的可能性包括在这些界限之内似的;另一方面为的是在考察自然时按照一条知性尽管永远达不到的完备性原则来引导知性,并由此来促进一切知识的最终意图。

(4)、康德的哲学著作主要是“三个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5)、康德的这个说法避开了休谟的锋芒,绕了一个圈子。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从另一个方面来立论。不是我们的观念符合于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于我们的观念,这条一旦成立,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观念符合我们的对象,因为对象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主观的产物,是主观建立起来的,所以客观的东西也是主观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客观的,因为它不是张李四任意建立起来的,而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必然结构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建立一个对象,它有一个结构,而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以为你在对象就在,你不在对象也就不在,这是不可能的,它不以你张李四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还是属于主体中固有的先天的东西,那就是知识本身的结构。

(6)、康德对主观和客观的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所以后来的人就说康德把主观和客观搞颠倒了,他所讲的主观就是客观,而客观又恰好是主观。康德讲客观是由主观建立起来的,而他讲的主观又不是某个人可以任意违背的、可以抵消的,是先验地定下来的主观的东西,你要抛开是不行的。你只能按照这套主观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认识,所以这套主观的结构对于主观的任意性构成了先验的限制。你只要是个理性的存在,这个理性就是一套固定的先天的结构,是不变的。

(7)、但是,我所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对某些书和体系的批判,而是就其独立于一切经验能够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决,对它的起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是出自原则。

(8)、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9)、康德的这个说法避开了休谟的锋芒,绕了一个圈子。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从另一个方面来立论。不是我们的观念符合于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于我们的观念,这条一旦成立,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观念符合我们的对象,因为对象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主观的产物,是主观建立起来的,所以客观的东西也是主观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客观的,因为它不是张李四任意建立起来的,而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必然结构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建立一个对象,它有一个结构,而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以为你在对象就在,你不在对象也就不在,这是不可能的,它不以你张李四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还是属于主体中固有的先天的东西,那就是知识本身的结构。

(10)、人的认识对象不是物自体,那是什么对象呢?康德认为它是人所建立起来的,是由人的对象意识、对象观念综合各种感性材料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对象。那么,对这个对象,人的观念是否可靠?那要看我提出的判断是否符合这个对象世界——现象界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可以看作是认识的对象,我们的观念如果符合认识对象,它就具有客观实在性。因为:第它有经验内容,把直觉、印象、感觉都纳入进来,把它组织成一个对象;第这种经验知识不是你想改变就可以改变得了的。经验的内容当然是主观的,你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声音,这个是主观的,但是一旦被组织成一种知识,比如,玫瑰花是红的,玫瑰花是有香味的,等等,就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因为这已经纳入你的先天知识结构,纳入了你的认识之网。认识之网不是随意可以取消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康德就给客观性下了一个定义:客观性就是普遍必然性,你不能随意地、偶然地、自发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可以普遍、必然地把认识之网运用到任何经验材料之上。比如,你看到玫瑰花,你看到太阳,你看到石头,你看到山川、瀑布、河流,你都可以把这面认识之网无一例外地运用到这些东西上,这是它的普遍性;而你必然要运用到它们上面,这是它的必然性。我们打个比方,这个认识之网上有一个纽结,这个结叫做因果性。

(11)、1724年4月,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个皮匠,母亲虔诚信教。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腓特烈公学,开始对古典主义作品产生浓厚兴趣。16岁,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在他的老师克努村的影响下,他接触到了牛顿的学术思想。大学毕业后,因家境不好,他担任了近10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答辩论文《论火》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开始担任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提出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宇宙自然观。康德教授过许多科目,如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自然史、人类学等,他知识的渊博和思想的深邃使他的讲课非常出名。1770年,他成了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正教授。此后十余年,康德很少发表论著,长期沉浸在默默的思索之中。而于1780年开始,康德连续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1年)3大论著和《道德形而上学》等十余篇其他著作。三大批判是哲学史上的光辉典籍,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高峰,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地震般的影响,他的论敌称他“破坏了一切”。批判哲学使康德在全欧洲享有了崇高的声望,而教会则对他感到惶恐和憎恨,一再禁止康德发表有关神学的言论。

(12)、“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3)、鉴赏判断仅仅以一个对象(或者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为根据

(14)、第五章贯穿所有四个先验理念的对宇宙论问题的怀疑论观念

(15)、由于一条原则(不管它是一条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原则)而导致的这种困境,主要出现在人们称为审美的、与自然或者艺术的美者和崇高者相关的评判中。而尽管如此,对判断力在这些评判中的一条原则的批判性研究,却是对这种能力的一个批判的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尽管这些评判单凭自身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丝毫贡献,但它们毕竟是只属于认识能力的,并且表明这种能力根据某一条先天原则而与愉快或者不快的情感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并不与能够是欲求能力的规定根据的东西相混淆,因为欲求能力是在理性的概念中有其先天原则的。———但是,就对自然的逻辑评判而言,在经验提出事物的一种合法则性、而关于感性东西的普遍知性概念不再足以理解或者解释这种合法则性,而且判断力从自身中能够得出自然事物与不可认识的超感性东西之关系的一种原则,也必须仅仅着眼于自身而使用这原则来认识自然的地方,这样一条先天原则虽然能够并且必须被运用于认识世间存在者,同时开启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前景;但是,它与愉快和不快的情感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恰恰是判断力的原则中的难解之点,它使得有必要在批判中为这种能力划出一个特殊的部分,因为按照概念(从概念中永远不能直接推论到愉快和不快情感)作出的逻辑评判至多能够附属在哲学的理论部分连同对它的一种批判性限制上。

(16)、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既然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是我们通过习惯性的联想形成起来的,那么,如果有某种效力的话,也只有主观的效力,而没有客观的效力。它不是一种客观规律,只是我们主观的习惯联想而已,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事实而不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这样一来,休谟就把客观的因果性即因果律给解构了。像因果性这样我们称之为规律的联系实际上没有必然性,只有一种或然性。就是多半会这样的,太阳晒多半会使石头热,石头热多半会是太阳晒的结果,但那是不一定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因果关系,但很可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18)、楼主大可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我看红楼的时候,第一次理清脉络,以后每次就只随机看一个章节、一个事件,细细的品,慢慢的嚼.

(19)、人类的知识不是凭空的认识,我们有一面认识之网,认识之网就是一个认识结构,我们用先天固有的认识之网去捕捉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觉和印象,获得一些感觉——就是休谟所说的那些经验材料,然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有无可靠性?康德认为有,这个可靠性不在于它反映了客观实在的对象,那是反映不了的,他承认休谟的观点。既然对象是不可认识的,那么我们所认识的都只是观念。所以知识体系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在于反映了外在的对象,那个对象不是认识的对象,但知识之网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毕竟符合于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对象和对象观念。这个对象观念是显现给我们的,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他称之为现象界——现象世界。现象和物自体是康德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物自体不可认识,不可知,就像休谟讲的,我们知道的到底有没有一个实体,我不可能认识。康德和休谟有一点区别,休谟认为物自体是否存在也不可知,但康德认为物自体还是存在的,但不可认识。

(20)、还要把美的对象与对对象(常常是由于遥远而不再能被清晰辨认的对象)的美的眺望区别开来。在后者中,鉴赏显得不仅不是附着于想象力在这一领域所把握的东西,反倒是附着于想象力在这里有机会去虚构的东西,亦即附着于心灵在连续地被触目所见的多样性所唤醒时用以自娱的真正的想象;就像在注视一团壁炉的火焰或者一条潺潺小溪那变化无常的形象时一样,这二者都不是什么美,但毕竟对想象力带有一种魅力,因为它们使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得到娱乐。

4、康德哲学三大批判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1)、休谟对于因果性的可靠性和必然性进行了解构,这在当时大陆的学术界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因果性在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上是一个理论的台柱。我们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可以看到,他的形而上学之所以要建立起第一哲学,就是要探讨事物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因说,一个事物有四种原因,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四种原因最后归结为质料和形式。这四种原因就是解释万事万物的根本大法,从此以后,西方的科学精神就体现在为事物寻求它的原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在现象底下去发现它的本质,去寻求它得以如此的原因何在。西方的科学精神就在于此。西方的科学高于中国的技术,在于它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找因果关系,而且要寻找后面的作用、发生的过程。中国古代所谓的科学技术其实主要是技术。中国人只讲结果,不讲过程,过程都被抛弃了,或者隐藏起来,秘而不宣。所以,中国人把这种科学技术称作“奇技淫巧”,因为中间的过程和原理都省略了,所以看上去很奇怪,像是魔术、巫术。西方的科技进入中国,中国人以为是一种巫术、法术,因为中间的过程隐藏起来了。而西方科技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关系,把原因理得清清楚楚,论证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展示它们的因果链条。

(2)、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3)、•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审美共同感

(4)、康德对因果性的基础的根本性探讨,给了因果性一种先验唯心论的解释,用这种方式来排除休谟的怀疑论对科学知识的可靠性的巨大威胁。休谟提出的挑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人类连科学都不能相信了,还怎么生活在世界上?当时欧洲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等待一种理论来予以回应。当然,休谟的也是科学体系,不能说休谟的就不是科学体系,休谟的怀疑论的论证过程是非常科学和严密的,根据我刚才的介绍可以知道它是无懈可击的。为什么说科学家、哲学家、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家都束手无策呢?因为它太科学了、太严密了,以至于严密到连科学本身都受不了。因此,要解除这个困境,还得依靠科学、逻辑和严密推理的科学精神。这是康德对于休谟的一种回应。

(5)、要理解《纯粹理性批判》,就要了解它产生的那一段历史,至少要了解康德时代的哲学环境。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近代欧洲哲学在那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当时对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休谟,他说休谟打断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也就是说,打断了他的教条主义的迷梦。

(6)、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7)、从第一契机推论出的对美者的解释: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兴趣的愉悦或者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者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这样一种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的。

(8)、《纯粹理性批判》总的来说是两大部分,一是先验要素论,一是先验方法论。

(9)、其中,《纯粹理性批判》是讲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判断力批判》是讲美学的,而《实践理性批判》则是讲他的道德哲学的。在他看来实践理性具有某种行动能力和功能,它能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继而使人达到自由。

(10)、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知识的,人有理性,这个理性有一套固有的结构,人具有这套理性的结构就有了主体能力,就可以去认识,但是这套理性结构不是他任意想有就有,想要没有就没有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你想没有理性都不行,所以理性的这套结构固然存在于人的心中,但对于人来说,它又显示出某种客观性,不可违抗,只能用这套结构来接受经验事实,构造知识,构造对象。

(11)、康德提出,以往人们总是从观念符合对象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性,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可以换个角度,不从观念符合对象的角度,而是颠倒过来,从对象符合观念的角度来理解一下科学?他举了科学史上的很多例子,如伽利略、欧几里得,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了很多知识,从而形成了某种习惯,并发现科学知识的,他们是回到人的先天结构,然后用人的先天知识结构去审问自然界。人有一套先天的先验的结构,科学家一手持着这样的先天结构,另外一手拿着由外界所获得的感觉经验、直觉、印象等材料,面对自然界的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用主体的一套规范去审问自然界。

(12)、《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13)、在大陆理性派那里,像莱布尼茨是非常推崇因果律的,他说你要把握一个事物的本质,你就要找到它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本质。英国经验派在休谟以前其实也同意这个观点,霍布斯就认为,哲学就是由原因推结果,但是更重要的是由结果推原因,由果求因。培根也认为,哲学就是要在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形式,这个形式也被理解为原因。一个事物是由什么样的形式所构成,也就是寻求它的“形式因”和本质,这是当时欧洲哲学家们的共识。

(14)、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他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起了积极的发动作用。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康德哲学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时出现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须超过康德”的呼声,目的是从彻底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康德。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是这样出现的。19世纪末,意志主义者、不同流派的实证主义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学的一定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过揭露和评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对康德哲学更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近几十年来,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影响。

(15)、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知识的,人有理性,这个理性有一套固有的结构,人具有这套理性的结构就有了主体能力,就可以去认识,但是这套理性结构不是他任意想有就有,想要没有就没有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你想没有理性都不行,所以理性的这套结构固然存在于人的心中,但对于人来说,它又显示出某种客观性,不可违抗,只能用这套结构来接受经验事实,构造知识,构造对象。

(16)、《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17)、康德对主观和客观的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所以后来的人就说康德把主观和客观搞颠倒了,他所讲的主观就是客观,而客观又恰好是主观。康德讲客观是由主观建立起来的,而他讲的主观又不是某个人可以任意违背的、可以抵消的,是先验地定下来的主观的东西,你要抛开是不行的。你只能按照这套主观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认识,所以这套主观的结构对于主观的任意性构成了先验的限制。你只要是个理性的存在,这个理性就是一套固定的先天的结构,是不变的。

(18)、这个问题该怎么办?这是当时休谟向欧洲整个哲学界提出的一个挑战,特别是向西方科学知识提出的一个挑战。但是,休谟的这个挑战是不彻底的,人家拿他无可奈何,理论上是驳不倒的,于是就问他:“你能不能拿你这套理论生活?比如说,你饿了,你为什么要吃面包而不吃石头呢?既然吃石头和吃面包都无所谓,都是一种习惯性的联想,那能否把习惯改一改呢?”休谟说,我讲的是理论,至于在生活中,我和所有人一样,我也信上帝,我做事我也负责,在法律上我也承认我休谟就是休谟,昨天的休谟和今天的休谟是同一个休谟,我在日常生活中和任何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作为哲学家,我要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我发现找不到根据,我就说出来了,这有什么不可以呢?休谟的反驳也很巧妙,他把理论和实践截然分开了。你在理论上不能驳倒我,所以我这个理论也可以作为一说嘛。

(19)、(主题)中国美学如何“现象”:基于物、光、风三个概念的考察

(20)、康德对因果性的基础的根本性探讨,给了因果性一种先验唯心论的解释,用这种方式来排除休谟的怀疑论对科学知识的可靠性的巨大威胁。休谟提出的挑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人类连科学都不能相信了,还怎么生活在世界上?当时欧洲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等待一种理论来予以回应。当然,休谟的也是科学体系,不能说休谟的就不是科学体系,休谟的怀疑论的论证过程是非常科学和严密的,根据我刚才的介绍可以知道它是无懈可击的。为什么说科学家、哲学家、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家都束手无策呢?因为它太科学了、太严密了,以至于严密到连科学本身都受不了。因此,要解除这个困境,还得依靠科学、逻辑和严密推理的科学精神。这是康德对于休谟的一种回应。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