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案大全 >

精选122句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发明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是哪一位哲学家提出的的前提)

导读我思故我在是哪一位哲学家提出的 1、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其国籍是 (1)、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

我思故我在是哪一位哲学家提出的

1、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其国籍是

(1)、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2)、因此,如果我们想象一下笛卡儿在今天对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大概会有什么想法,那必定会是非常有趣的。要是他今天再一次闭门沉思,并客观清楚地寻找关于人和世界最终的确定性的话,他会对那个400年前的另一个自我(alterEgo)说些什么呢?

(3)、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4)、而另一方面,胡塞尔并不怀疑笛卡尔在“我思故我在”命题中得以确定的思维明见性,他愿意跟随笛卡尔至第二沉思,即主张可以利用所有那些通过明白清楚的感知而被给予的东西,即纯粹意识或思维:“我们承认纯粹思维的被给予性是绝对的,然而外部感知中的外在事物的被给予性不是绝对的。”(注:参阅: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1986年,页)因为前者是内在的,后者是超越的。正是事物的超越性才使我们对事物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提出。接下来,胡塞尔进一步指出对纯粹思维的把握必须以方法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同时强调两点:首先,这种哲学的、方法的反思奠基于非课题性的原意识之上,是对原初意识活动之进行的回顾性考察,因而必须以原意识为前提,这与笛卡尔所说的“直接认识”构成“反思认识”之前提的说法是一致的。其次,胡塞尔将现象学的反思严格区别于自然的反思:现象学的反思必须是“实项的描述”,而不能是“超越的意指”。一个感知是否明见无疑,这在本质上并不取决于目光的朝向:内向还是外向,而是取决于对象被感知的方式:内在还是超越,相应还是不相应。——在这里,笛卡尔的“我思我故在”已经被还原到“纯粹思维”之上,它们在进行的过程中被原本地意识到,而后通过哲学反思而成为内在的认识对象。由此出发,胡塞尔建构起现象学意义上的“第一哲学”。(注:对这个结论的详细论述可以参阅拙文:“胡塞尔哲学中的原意识与后反思”,载于:《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5)、既然这个怀疑活动作为一种思想活动是毫无疑问的,而对于一个思想活动而言,它总得有一个发出者吧?(这个所谓的思想活动的发出者在哲学中被叫做“认识主体”)。

(6)、笛卡尔除提出唯心、唯物二元论哲学以外,还提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原理,即分析主义方法。

(7)、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8)、笛卡尔生活在以文艺复兴为背景的17世纪。17世纪是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比如对基督教信仰的怀疑,自然科学的崛起,认识论方法的思考等。可以说,笛卡尔生活的时代,恰好是西方近代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产生科学巨匠、文化巨人的时代,像牛顿、拉瓦锡、培根、洛克等科学家、思想家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9)、以「我思故我在」為出發點,笛卡兒力圖使心靈脫離感官,通過純粹的理性獲得確定的知識,建立「心物二元論」這個直到今天都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論點,並以此鋪展,探討上帝的存在、真理與錯誤、靈魂與肉體的區別……等問題。笛卡兒後來將這些內容整理為六篇「沉思」,並寄給當代著名哲學家、神學家與邏輯學家,透過對方的回覆,進行了各種「反駁」與「答辯」。

(10)、勒内·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11)、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奇异的就属“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12)、而王渊源同学为我们分享的是《哲学与幼童》这本书,这本书既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人看的,幼童与生俱来就具有运用哲学的能力。

(13)、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4)、站在这块坚实的磐石上,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二元论哲学:人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他认为,精神实体的属性是思考或理性;物质实体的属性是广延,如长、宽、高。这就是笛卡尔的唯心、唯物二元论哲学。

(15)、“我思故我在”可精炼地理解为:当我使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我才真正获得了存在的价值。理性可破除习惯、迷信以及种种所谓的“已成观念”,让真正的思考渗透进自己的人生,那么,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义。

(16)、许多脑部学者认为,他们探索心灵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而从前被认为是哲学的领域,今天则应该归属于神经生物学的范畴。如果人类要知道自己是谁,就必须学习去了解他的脑部。脑部研究以一个冷静理智的自然科学研究取代了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感觉、思想和行为的臆测。然而许多脑部学者都容易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他们也并非走在通往绝对真实的道路上。每个自然学科本身都是人类精神的产物,而人类精神是自然学科想以自己的方法探究的对象。人类精神的认知能力端赖于人类演化过程中适应的需求。我们的脑部之所以会像现在这样,正是因为它显然在演化的竞赛中通过了考验;而它在雨林和热带草原里的任务也从来不是要全然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如此一来,要说脑部并不是被完美设计来完成这个任务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17)、22岁时,书中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笛卡尔的求知欲。经过一番思索,他开始到欧洲各地旅行,沿途留心观察各种事物,仔细地做笔记,并反复思考。

(18)、笛卡尔年满8岁,父亲便送他去学校念书。每当身体不舒服时,笛卡尔没有只想着休息,而是躺在床上回忆学过的一些内容,并提出疑问。这种寂静的冥想方法,孕育了他后来伟大的数学思想。

(19)、笛卡尔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和明了性感到高兴。”

(20)、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发明的命题

(1)、他们在《西方哲学史新编》的论述是这样的:“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思想着的我必然应当是某种东西;这就意味着肯定我存在;因为如果肯定一个思想的东西在思想着,可是却否定他的存在,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是荒谬的。

(2)、在现有的大多数德国古典哲学著作中译本中,“SelbstbewuBtsein”(或“Selbstgefuhl”等)都被译作“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等),例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1982年,韦卓民译,武汉,1991年;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1983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1981年;《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玖兴译,四卷本,北京,1981年。将“Selbst”和“Ich”都译作“自我”,这无论如何是不妥的,因为在“Selbst”这个概念中并不一定包含“自我”的含义,自身意识也并不一定就是关于自我的意识,它也可以是指对意识活动本身进行的意识。况且在德文中对应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还有“Ichbewu迟sein”。此外,当代的研究已经表明,“自我意识”是对“自我”之确立和把握的前提;后面在讨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没有自身意识,对自我的反思是不可能的,因而“自身意识”在逻辑上要先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故而以下在引用相应的中译文时,我将“自我意识”统改作“自身意识”。)而“思维活动”当然也不能等同于“自我”。然而,这个结论实际上是在300多年之后才通过现象学的分析而得到较为普遍的接受。

(3)、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4)、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5)、这也是近代西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

(6)、胡塞尔在自我的超越性以及思维的明见性方面的确定,奠定了以后对“我思故我在”之现象学解构的基础。例如,在海德格尔与萨特对“我思故我在”的进一步追问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两个方面的倾向仍然以变化了的方式有效。

(7)、这里需要注意:拉丁文中的“cogito”隐含着“我”和“思”的两层含义。如果笛卡尔说,“cogito”的存在是自身确然的,它构成人类知识的阿基米德之点,那么它既可以是指“思维活动”(cogitatio)本身之存在的自身确然性,同样也可以是指作为思维活动主体的“自我”(ego)之存在的自身确然性。而笛卡尔的论述在这里与在对“我思”之确定方式上的论述一样,为两种解释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8)、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9)、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方法:只有通过一步步滴水不漏的验证过程证明为无误的命题,方能接受其正确性。而他也把“我”作为哲学的中心。如果说从前的哲学家总试着找出世界“本身”是如何的,那么笛卡儿便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唯有探究出世界在我的思想前面展现何种面貌,才能发现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因为我所知道的世界的一切,并不是透过任何客观的鸟瞰,而是单单透过我脑中的思想。尼采后来将笛卡儿称作“只承认理性才是权威的革命之父”。

(10)、由於高中世界思想史的教育,笛卡兒成為少數家喻戶曉的哲學家,儘管多數人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句玄妙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兒同時也是哲學系學生起步時必經的課程,然而,不管在任何國家,笛卡兒哲學通常被初級讀者評為無趣、乏味、宗教色彩濃厚。在文化與歷史脈絡都急劇差異的情況下,笛卡兒的文字確實難以讓讀者一翻開書就覺得風味無窮、收穫無限,思想中時代色彩太過濃厚的部分加以釐清介紹,希望讀者能品嚐出一番滋味。

(11)、“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谈谈方法》的第四部分提到,“我思故我在”可精炼地理解为:当我使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我才真正获得了存在的价值。

(12)、他发现要说出这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的具体位置,只需要说出苍蝇所在正方形是在天花板上的第几行和第几列。比如,当苍蝇落在第4行第5列的正方形上时,他可以用(5)来表示这个位置。

(13)、据说,笛卡尔52岁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头流浪,他衣食无着,经常坐在街边研究解析几何。有一次,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刚好经过,公主很好奇,下车和笛卡尔相谈甚欢。后来国王请笛卡尔做克里斯汀的家庭教师。公主喜爱数学,崇拜笛卡尔,两人日久生情,成为忘年恋。

(14)、本栏目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介绍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脉络,认识到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联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另外,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算变形24点,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15)、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16)、原发期刊:《开放时代》1999年第02期第45-50页

(17)、笛卡尔后来当过兵,退伍以后,他卖掉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开始了动荡的游历生活。后来,笛卡尔定居在北欧地区的荷兰、瑞典,在此期间发表了很多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像《方法论》《沉思录》《哲学原理》《屈光学》《气象学》等,尤其是提出了解析几何原理——笛卡尔坐标系。

(18)、把“我思”是经验论中的“我在思考”,“我在”理解为经验中的客观存在,“故”表示因果关系。结果这一命题就理解为:“由于我思考所以我才存在”。(英国 霍布斯)受此影响,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也持这种解读立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哲学家苗力田和李毓章两位先生。

(19)、笛卡尔出生在近代法国的一个小城,生活在17世纪前半叶。他的父亲是政府议员,也是一个有名的法官。笛卡尔的母亲在笛卡尔一岁时,因肺结核去世,笛卡尔也受到感染,从而影响了身体健康。笛卡尔的父亲,后来再婚,把笛卡尔送到外婆家生活。笛卡尔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养成了沉静少语、喜欢思考的习惯。

(20)、甚至可以说,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解不仅决定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走向,而且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这门哲学发展的各个分流。

3、我思故我在是哪一位哲学家提出的的前提

(1)、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2)、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3)、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4)、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5)、笛卡尔提出的分析主义方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解剖学、心理学等。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航空科学的兴起,一种新的系统论方法的出现,才对笛卡尔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强有力挑战。因为生命科学、航空科学需要新的整体论、控制论的思维方式。

(6)、1616年,笛卡尔在波埃顿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后来到荷兰当上了一名军官。

(7)、如何判斷「存在」是「絕對真實」的?這是許多哲學家畢生難解的習題。

(8)、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9)、勒内·笛卡尔(Rene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10)、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11)、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

(12)、现在我们要将目光关注在现象学对“我思故我在”命题的解构上。莱维纳斯曾经认为,现象学之所以在当代思维中获得举足轻重的位置,乃是因为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可以把握到古典思辨哲学所无法接近的东西。(注:参阅:E.Levinas,DieSpurdesAnderen.UntersuchungenzurphanomenologieundSozialphilosophie,ubersetztvonW.N.Krewani,Freiburg/Munchen19S.Iff.)这个主张可以从下面的分析中获得一定的印证。

(13)、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14)、用加、减、乘、除和括号,将“1596年3月31日”中的4个数:96进行计算,得到

(15)、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16)、笛卡尔除了是一个数学家以外,还是一个哲学家。著名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便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

(17)、19Ⅰ-Ⅲ,S.13-)我们在这些理解和解释中实在不难看出这些理解者和解释者自己的哲学意图。“我思故我在”就好像是一面古老的铜镜,每一个人在观察它时都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形象映现出来。

(18)、而在笛卡尔之后,近现代各派哲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都曾或多或少地对“我思故我在”作出过自己的理解和表态,几乎没有一个例外:在“我思故我在”的准备工作方面,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或者被批评为怀疑得太多,如梅勒·德·比朗,他因此而将“我思故我在”称作是“自相矛盾的”语句;或者它被指责为怀疑得太少,如近代形而上学的坚决反对者尼采,他进而认为笛卡尔在语词的圈套中停滞不前。而在“我思故我在”命题本身方面,康德从一开始便认为不是推理,而是同语反复;费希特虽然将它视作“所有知识的最高原理”,但又不同意笛卡尔对“自我”的理解;谢林一般被看作是对此命题思考最深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将“我思故我在”解释为假言推理,但又像海德格尔一样批评笛卡尔未能确定“我在”的存在意义;而对于黑格尔来说,“我思故我在”是始终有效的第一原理,而非推理。接下来,在费尔巴哈那里,“我在”并不能合法地等于“我,笛卡尔这个人,是存在的”。(注:关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分段解释史可以参阅:H.Brands,Cogitoergosum.InterpretationenvonKantbisNietzsche,Friburg/Munchen19)而在“我思故我在”的总体评价方面,叔本华将“我思故我在”确认为分析判断,并讥讽笛卡尔并未因之而提供特别的智慧;如此等等。即便被看作是或多或少沿续了笛卡尔路线的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也并不完全在笛卡尔的意义上理解和继承“我思故我在”。(注:参阅:C.-A.Scheier,DieSelbstentfaltungdermethodischenReflexionalsPrinzipderneuerenPhilosophiv.VonDescarterzuHegel,Freiburg/Mulchen

(19)、導讀(節選)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講師)

(20)、他想了半天,实在拿不出一个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所以干脆就把这些事物的实在性“悬置起来”,即在能够证明它们真实存在之前,先暂且认定它们不存在。

4、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意义

(1)、我不是在怀疑一切东西的存在吗?那么“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这件事至少是确定无疑存在的吧?你越怀疑世界的真实性,你越是不能否认你“正在怀疑”这件事!

(2)、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3)、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4)、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5)、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6)、“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7)、这位在三十年战争开始时的一个初冬夜晚为哲学带来革命性改变的人是谁呢?他的名字就是勒内•笛卡儿(ReneDescartes)。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位于雷恩布列塔尼省最高法庭的法官。22岁时,他追随荷兰统帅莫里斯•冯•欧拉年从军,踏上冒险旅程。他在那期间学到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至于军人的生活则乏善可陈。随后不久,他游经丹麦和德国,并再次入伍从军,这次跟随的是马克西米里安•冯•拜恩。笛卡儿参与了这支军队攻取布拉格的战役,并在当地参观了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工作室。他顿时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一名为黑暗的科学界带来光明的启蒙者。他充满自信地梦想着一个清晰、符合逻辑和“普遍的方法来探索真相”。而他,笛卡儿,便身负找到这个方法的使命。

(8)、尽管“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而遭到批判,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怀疑精神则是积极的、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历史上哲学体系之间更替、科学史上不同范式之间的更替都以这种怀疑精神为基础。

(9)、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1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哲学界沉浸在唯心主义哲学中将近300多年。最终这方面问题被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给抢过去了,哲学家们只好研究其他问题去了。

(11)、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

(12)、笛卡尔提出的最为有名的命题,就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我思故我在”。后来又有很多人根据笛卡尔的命题,提出了不少相似的说法,像我欲故我在、我动故我在,甚至我吃故我在等等。

(13)、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14)、除了笛卡尔的哲学、科学成就外,还有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和笛卡尔的数学贡献有关,即美丽的心形曲线。

(15)、笛卡尔这一通“胡思乱想”其实是很伟大,在哲学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把这个叫做“认识论转向”。

(16)、李若瑜同学分享的是《孩子是个哲学家》,“关注把生活中多余的部分消除,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它直达事物的核心。”活在当下便是这本书的核心,孩子们用他们纯真且充满智慧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她认为所谓儿童哲学,无非就是探索事物的核心与本质。对此,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17)、如果撇开如今附着在欧洲中心这个概念上的浅薄的情感色彩与狭隘的价值属性不论,那么它的理论内涵在我看来基本上可以通过“理性中心”和“本我中心”这两个范畴而得到较为大而泛之的概括。它们是两上贯穿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也可以被扼要地标识为“究虚理”和“求自识”。

(18)、“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19)、行动十分迁腐的人,只要始于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20)、总之,笛卡尔的怀疑主义不但是哲学必不可少的,而且对哲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种怀疑,不可能有近代哲学的产生。

5、我思故我在是哪一位哲学家提出的

(1)、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对“我思故我在”的解析而言,我们主要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

(2)、笛卡尔一岁时母亲离世,从小失去母亲的他体弱多病。

(3)、有一天,笛卡尔坐在炉火边打盹,思绪满天飞。突然他想起了一个类似于庄子化蝶的问题——“我怎么才能知道现在是梦是醒,或者说,我怎么才能确信现在身边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4)、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5)、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我们一直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不是它自己的真实面貌。现在笛卡尔相当于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我们在研究这个世界之前,得先要搞清楚,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它是不是真正的世界。

(6)、这里当然还需要强调在伽里略和笛卡尔之间的不同之处:物理学家伽里略所发现的是直观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它可以说明所有物体的发生,而元物理学家(形而上学家)笛卡尔所把握到的则是意识的基本真理。(注:参阅:W.Windelband,LehrbuchderGeschichtederPhilosophie.S.3)或许这便是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分界处,也是主客体关系的起源所在。这是与近代方法意识密切相关的近代特殊对象意识,它是使近代有别于古代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可以说,自笛卡尔起,究虚理(理性中心)与求自识(自我中心)在欧洲思想史上达到体系的、逻辑的统一。这个统一可以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之命题中得到最浓缩的表达。

(7)、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8)、在《数学的浪漫——美丽的心形线》一文里,我们讲了一个笛卡尔的爱情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下面这个版本倒是更令人信服。

(9)、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

(10)、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11)、相反的,脑部的研究已经知道,不管是感觉还是最高等的精神活动,都无法与生物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分隔开。因此,倘若这是可能的话,那么脑部研究学者就根本无事可做了;他们就不需要去研究脑区、记录静电联结状况和为化学物质命名,因为这些都与心灵毫无关系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单纯用“心灵就是以上所述的相反”来解释心灵。而只是圈选出脑部的一个区域并列出一些物质,然后就号称“这便是人类的心灵”,这也是不够的。人类的意识是身体和它对环境的经验两者的交互作用。为了了解我们的心灵,我们不能只把它限制在我们的脑中,或像笛卡儿一样把它认定是存在于一个与身体分开的空间里,我们还必须学习从我们的整体生物结构去了解它。我们的感官、神经和神经元都与外界,与我们所看、所听、所嗅、所尝和所感觉的进行交流。从何得知我是谁这个问题大约可以如此回答:我知道我是谁,因为我的感官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细胞,这些信号以精密复杂的转换电路扩散,其精密程度可让知道我自己的思想和想象我的存在等如此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产生。以上是波士顿这位现代脑部学者的说法。不过,被他严厉批评的那位三十年战争时代的前辈,在衣袖里还有最后一张王牌。这个脑部学者真的解答了“从何得知我是谁”这个问题吗?为了找出脑部的运作方式,以及描述感官和神经细胞如何为我反射出我自己的形象,我必须思考这些想法。而这一切即使都看似真实,却都还只是存在于我头脑里的想法和想象而已!这么看来,“我思故我在”这个句子还真有几分道理。但是,我们最好别将它理解成我的思考构成了我的存在,或者单单只有思考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毫不相干,因为这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说只有思考能带给我“我存在”的想法,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正确的!

(12)、“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13)、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14)、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15)、一方面,无论是内感知(对自我本身的感知),还是外感知(对外部事物或其他自我的感知),它们都带有“超越”(或“共现”、“预设”)的成分。因此,自我与他人、事物一样,都是意识活动“构造”的结果,在认识论上并不具有优先的地位。较为具体地说,对空间事物之感知(外感知)的本质在于“超越”:原本拥有的只是事物的一个部分,但感知的意向所意指的却是一个整体。对他人的陌生感知的情况略有不同,但也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一方面,他人的躯体不可能全面原本地被给予:另一方面,他人的心灵生活则永远不能原本地被给予。最后,在自身感知的情况中则可以说,自我这个本质范畴的本己特征在于,从属于它的本质只能时或地或眼下地被给予,但永远无法全时地被给予。超越在这里意味着:原本拥有的只是自我的当下瞬间,但感知所意指的则是作为总体的、全时的自我(自我连同它的所有属性和习性)。这里所列举的三种基本感知类型都带有同样的超越结构:超越出原本被给予的范围,意指一个由原来被给予之物和一同被给予之物构成的总体。——这个结论实际上已经证明,笛卡尔在确定了思维的明见性之后进一步推出自我的明见性之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注:对这个结论的详细论述可以参阅拙文:“超越笛卡尔——试论胡塞尔对意识之‘共现’结构的揭示及其潜在作用”,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6)、柏拉图——物质世界的背后存在一个理念的实体世界

(17)、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18)、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19)、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20)、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1)、张润红同学带来的是《与儿童对话》。“花儿为什么是红的?它会笑吗?”这本书以提问的方式,展现儿童奇妙的思维,书里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特别简单,但都无法轻易验证,这或许就是儿童世界的美妙之处吧。

(2)、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曾被谢林称作“一个奇迹的发生”。(注:F.W.J.Schelling,SamtlicheWerke,Stuttgart/Augsburg1856-1861,Bd.X.S.)即使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如胡塞尔也仍然在笛卡尔的旗帜下主张:“每一个认真地想成为哲学家的人都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回溯到自己本身,并且在自身中尝试一下,将所有现有的科学都加以颠覆并予以重建。哲学是哲思者的完全私人的事情。”(注:Husserl.CartesianischeMeditationen,HuaI,DenHaag,19S.4)

(3)、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4)、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5)、 2019年10月29日下午,福安学校八(6)班传来了阵阵掌声,原来是儿童哲学课题小组的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读书分享会。活动由杨心语主持,王睿、张润红等八位同学分享了个人读书体会。

(6)、据说在1619年的夏天,笛卡尔因病住院。当他正躺在病床上思索一个数学问题时,无意中看见在木条嵌成正方形的天花板上,有一只苍蝇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一说是蜘蛛)。

(7)、“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8)、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笛卡尔的宗教信仰在学术圈中一直被严格地争论着。他声称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以及“沉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但是在他自己的时代,笛卡尔被指控宣扬秘密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信仰。

(9)、笛卡儿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了出来的第一人。我的根本属性就是思想,有我的存在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我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一种理智,一种理性。

(10)、如果人类的意识不是依照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而造就的,那么如前面说过的,人类的认知仅限于经由演化竞争而形成之认知系统提供的认知能力。自然科学的理解视典型人类的认知条件而定。如果这些认知条件不受其影响的话,自然科学界就不会有进步,也不会有矛盾和修正了。研究的标准,如无矛盾性、可重复性和有效性等也并非独立的标准,它们都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知识状态下符合人类的认知能力。100年前被自然科学家认定为毫无疑问的,今日的我们则予以摇头否定。那么何以同样的情况不会在100年后发生呢?

(11)、笛卡儿给了“从何得知我是谁”这个问题一个答案,那就是:透过我的思想!而这个答案比从前的所有答案都好得多,即便神学家圣·奥古斯丁于4世纪就已经提出类似的说法。不过,这个论证后来也显示了一些不足之处,因为他的说法并非如其所说的一样完全没有前提。为了描述我对世界一切事物的怀疑,我必须具备一个充分可行的语言,而笛卡儿并未怀疑语言。他在使用语言时,不曾怀疑过人们也有可能在字词、句子和语法上产生错误。其他的哲学家更批评笛卡儿没有区分知性(Verstand)和理性(Vernunft)。符合知性的是否就必定同时符合理性?这两个意义在这里是不是被混为一谈了?笛卡儿遭受的第三个批评,在于他花了极大的工夫去探究“思”,却没有想出什么来解释何谓“在”。

(12)、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13)、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14)、笛卡尔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奉为近代哲学之父,因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和理想主义,奠定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础。

(15)、“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16)、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17)、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命题既是最简单、最为流行的,同时又是最费解、最受争议的。对这个命题的解释迄今已经进行了三百多年,然而时至今日,例如德国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斯泰格米勒(W.Stegmuller)仍然可以坦率地承认,“尽管对‘我思故我在’的论述文献已经汗牛而充栋,至此为止却没有一个诠释能使我满意。我今天对此也只能说,我不明白应当如何解释笛卡尔这个定理。”(注:W.Stegmuller,Metaphysik,Wissenschaft,Skepsis,Berlinu.a1969,S.19Anm.)斯泰格米勒的这一坦白当然不是自认理解能力低下,而是试图表达一个对此近代哲学之标志性命题进行再审核、乃至彻底推翻的意向。“我思故我在”命题的命运实际上是近代西方主体形而上学或自我形而上学命运的浓缩,而推翻这个命题的意向自此命题提出的第一天起便层出不穷,对此可以有笛卡尔本人受到的诘难和为此作出的答辩为证。

(18)、只承认个体的能动性,却忽略了客观现实的存在影响力。

(19)、笛卡尔一开始是根据其父亲的要求,学习法律和神学,但通过大量的阅读,笛卡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数学思维的训练,为他以后发明著名数学原理——笛卡尔坐标系,奠定了基础。

(20)、从总体上看,发表较早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偏重于对“自我”存在的确立,因而为第二种解释提供较多的依据。笛卡尔在这里明确地说:“我存在着,我生存着,这是确然的。”(注:R.Descartes,MeditationesdeprimaPhilosophia.S.重点号是原有的。)而第一种解释则可以在发表较迟的《哲学原理》,笛卡尔在这里似乎更多地偏向于将“我思”理解为思维活动本身,而这个活动的主体可以被撇在一边。例如,笛卡尔在这里谈及“思维”一般、“精神(mens)对自己的确认”以及“我们的意识(conscientia)”等等。(注:R.Descartes,PrincipiaPhilosophiae,1,8,9,)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说法最终并没有被笛卡尔看作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所谓“自我”,在他看来就是“一个思维的东西”,就是“精神(mens)、心灵(animus)、智慧(intellectus)、理性(ratio)。”(注:参阅:R.Descartes,MeditationesdeprimaPhilosophia,S.)也就是说,“我思”既是“我”,也是“思”。正是这种说法的含糊性才导致了后人的不同解释。

(1)、从1596年出生到1650年2月因肺炎病逝,笛卡儿成就了些什么?

(2)、而这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笛卡儿是个举足轻重的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虽然他起初曾受到严厉的攻击,却仍是许多关于身体、脑部和精神世界等新观念的创始者。然而他在探索思考方面的杰出表现,从后人的眼光看来更显现出他在对于人的身体看法上的薄弱。因为他认为身体只是头部的累赘附属品罢了!这位精神的机械师用冷酷的口吻对他的读者说,所有生物的身体都只是一个肢体机器、一个自动装置或是精密的推进装置。身体上的器官如同17世纪水景花园里的自动给水装置一般运作:神经就是水管,脑部的空间像是储存容器,肌肉可比作机械表里的弹簧,而呼吸就是表内的运动。而这一切都受脑部里的一个小人“松果体”控制。将人类的身体解释为一个物理的机械装置,是当时自然科学界最时兴的方式,也是笛卡儿最擅长的。他几乎在一夕之间被视为身体新观点的思想权威。而在面对他的批评者时,他感觉自己是客观、时髦和前卫的。倘若笛卡儿活在现今这个时代,他将肯定是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或是一名杰出的脑部研究学者。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